替客戶服務時,
偶爾都會遇到一兩件父母親跟新人意見不合的情形
如果兩方都很執著,那鐵定場面會很緊張...
也許父母的介入,造成兒女的壓力而不自知,他們有可能是方式錯了...或者太越線了......
兒女長大了,有自己的主見了,有些事是該放手了。
但換個角度想,父母的原意都只是「關心」,父母親自小拉拔兒女長大,無私的奉獻遠超過這一切
如果了解自己父母的個性,有時候就是要多包容,各退一步,讓婚事更加圓滿吧!
籌備婚禮是愉悅的,應該讓它成為一生中最美好的回憶(而不是最差的記憶)。
前陣收到一篇很棒的文章,讓我更加領悟孝道的重要:
孩子!
當你還很小的時候,
我花了很多時間,
教你慢慢用湯匙,用筷子吃東西;
教你繫鞋帶,扣扣子,溜滑梯;
教你穿衣服,梳頭髮,擤鼻涕。
這些和你在一起的點點滴滴,
是多麼的令我懷念不已,
所以,當我想不起來,接不上話時,
請給我一點時間,等我一下,
讓我再想一想……
極可能最後連要說什麼,
我也一併忘記。
孩子!
你忘記我們練習了好幾百回,
才學會的第一首娃娃歌嗎?
是否還記得每天總要我絞盡惱汁
去回答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〞為什麼〞嗎?
所以,當我重複又重複說著老掉牙的故事,
哼著我孩提時代的兒歌時
體諒我,
讓我繼續沈醉在這些回憶中吧!
希望你,也能陪著我閒話家常吧!
孩子!
現在我常忘了扣扣子,繫鞋帶。
吃飯時,會弄體衣服,
梳頭髮時手還會不停的抖,
不要催促我,
要對我多一點耐心和溫柔,
只要有你在一起,
就會有很多的溫暖湧上心頭。
孩子!
如今,我的腳站也站不穩,走也走不動,
所以,
請你緊緊的握著我的手,
陪著我,慢慢的。
就像當年一樣,
我帶著你一步一步地走。
多點時間陪陪父母吧,
對他們好一點……
樹欲靜而風不止,
子欲養而親不待,
不要當失去時才去後悔沒有珍惜……
所以朵朵認為,孝順,要從傾聽老人家開始,可以做到的順從他
不能做到的,至少要有尊重他的態度,以和平理性的方式解決問題才是。
(不然我發現老人家快樂的事都記很少,不快樂的事都會記得很清楚...一直啐啐唸說..)